第一章 經年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一章經年
“靖安公主與鬼面將軍原是青梅竹馬,嘉和二十一年,常勝侯長年戍邊禦敵,積勞成疾,一病不起,常勝侯獨子裴裕年方十五,離京赴任,從父親手中接過鐵騎營的重擔,塞北戰事吃緊,裴裕這一走便是三年,期間再未回京,與靖安公主打小的情誼說斷就斷了。”說書先生講到這裏,稍作停頓,覆又道:“話說那靖安公主,性子可與她的封號完全相反,不似姑娘人家的嫻靜文雅,刁蠻潑辣,裴裕在京的時候,因他管束,還有所收斂,裴裕離了京,公主殿下簡直無法無天,上房揭瓦,雞飛蛋打。”
說書先生在臺上添油加醋,講得眉飛色舞,殊不知被他編排的刁蠻公主本人楊淑正坐在席間。楊淑無趣得打了個哈欠,往他面前的鐵盆拋了一串銅錢,“王先生再嘮下去,我這耳朵該生繭了,換個別的故事。”
周圍的聽眾紛紛附和:“就是,老王你這陳詞濫調大夥兒都聽膩了。”
王勉樂得合不攏嘴,“謝蘇公子打賞,既然如此,那今兒咱們就講點新鮮的,就說當今聖上,初登帝位時,不近女色,宵衣旰食,大力推行吏治改革、鹽鐵官營,好生折騰,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年覆一年,勵精圖治的抱負被歲月蹉跎磨平了棱角,嘉和帝幹脆撂挑子擺爛了,一改從前,荒淫無度,奈何光陰不饒人,身子骨差了不是一星半點,沒有縱欲的資本,子孫雕敝也是情理之中,老來得子,卻是個癡兒,能否平安長大尚且不知,這大梁江山難道要旁落他人了?”
“非也!”王勉賣了個關子,接著道:“峰回路轉,柳暗花明。當年蕭皇後懷有身孕,夏日天熱,嘉和帝憐惜愛妻,帶蕭皇後前往杭州西湖山莊納涼避暑,不料蕭皇後途中動了胎氣早產,緊急找來當地的接生婆,才沒釀成禍患。蕭皇後產下的乃是一對龍鳳胎,除了靖安公主,還有一名皇子,可惜路上遇到江南流民暴動,隨身的侍衛人手不足,小皇子在動亂中走丟了。蕭皇後傷心欲絕,得了癔癥。為避免加重病情,嘉和帝下了封口令,抹殺了小皇子的存在,哄稱蕭皇後誕下了一名公主,然而蕭皇後的病情仍不見起色,不久便香消玉殞。”
楊淑捏緊手中的折扇,蕭皇後郁郁而終是真的,卻不是為此,嘉和帝得知皇後誕下的是公主,而非皇子,大失所望,轉而寵幸別的妃嬪,曾經的濃情蜜意和山盟海誓皆成泡影,蕭皇後心有不甘卻無可奈何,這才郁郁而終。
她為父親感到不恥,又為母親感到不值,母親的際遇令她自小便不屑做那依附他人的菟絲花,隨丈夫威遠候征戰沙場的泰寧長公主才是她渴望成為的自立自強的模樣,因而她幼時常往侯府跑,那時威遠侯早已病逝,泰寧長公主不覆年輕,鬢發落了霜雪,眉眼有了細紋,卻依舊精神矍鑠,耐心地講述兵法的變通、武術的精妙,楊淑坐在杏樹下聽得津津有味,小辮子被人從後面拽住,她不用回頭都能知道是裴裕手欠,和他扭打成一團。
她並非真地生氣,沒使狠勁,裴裕眼神示意管家將瓷杯遞給泰寧長公主——他是想讓祖母歇一會兒,喝口涼茶。
“先帝軟弱無能,面對北蠻的大軍壓境,在一眾文臣的慫恿下,起了和親的念頭,祖母是庶出的公主,在朝野沒有外戚支持,在後宮沒有娘家幫襯,成了和親的不二人選。”裴裕握住她欲偷襲他後心的拳頭,神色淡淡地說:“後來,與祖母情投意合的祖父立了軍令狀,三月內大破北蠻、平定邊疆,和親的計劃才不了了之。本欲自我了斷的祖母跪拜先帝,表示自己既無法遠嫁他國、促成和談,願意隨軍出征、上陣殺敵,也不失為當朝公主報效家國應盡的責任和使命。”
那一仗,異常兇險艱難。單聽泰寧長公主只言片語的描述,都令她感到一陣後怕,心悸之餘,又忍不住詢問更多:“後來呢?”
泰寧長公主沒有應答。
楊淑納悶地擡起頭,只見泰寧長公主似乎睡著了,嘴角掛著安和的笑。倏然,起了一陣春風,杏花雨下,鋪滿輪回的路,指引她與她的將軍重逢。
“言歸正傳,大夥兒猜怎麽著?之前走失的皇子在戶部前年開始重新排摸人口、丈量土地後,竟被尋回認祖歸宗了。嘉和帝龍顏大悅,為其賜名昭,並冊封太子。太子昭流落民間數十年,嘗盡百難,深知民生之艱、百姓之苦,勤儉節約,樸素克己,嘉和帝欲為太子設宴慶祝,修葺東宮,均被太子昭毅然回絕,我大梁中興有望啊。”王勉東拉西扯,可算把這一波三折的故事講完了。
聽眾作鳥獸散。楊淑卻沒急著走,又賞了一串銅錢給王勉。
“蘇公子客氣了,這朝中的八卦異聞還全倚仗您的消息呢。”王勉嘴上說得謙卑,手上卻不含糊,接過銅錢掂了又掂,“蘇公子的兄長近來升職加薪了吧。”
楊淑挑了挑秀氣的長眉,“挺會猜。”
王勉溜須拍馬的功夫爐火純青,“蘇侍郎年紀輕輕,仕途扶搖直上、平步青雲,可真是順當,當然要我說,還是蘇公子您命好,有這麽個疼您的大才子兄長。”
楊淑只是笑笑,不置可否。
王勉樂呵呵地說:“我托公子的福,也在京郊混得風生水起。”
楊淑也回了一句奉承的話:“我那點似是而非的邊角料,全憑王先生一張能說會道的嘴,串成波瀾起伏的故事。”
大梁民風開放,皇親國戚、文武百官都是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且不管故事多麽荒誕不羈,傳播聽信的人多了,三人成虎,便成了真。這倒為她運用輿論造勢、籠絡人心提供了方便。
“蘇公子,不知可否打聽一下令兄的私事。”王勉討好地諂笑:“算起來,令兄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可有中意之人啊?”
尋常百姓對男婚女嫁、家長裏短的八卦最感興趣,更何況蘇旭才華橫溢、玉樹臨風,不知是京城多少姑娘的春閨夢裏人。
楊淑還記得三年前初見的一幕,蘇旭身著一襲陳舊的白衫,卻不見落魄,眉眼如陽春三月的江南一般水墨寫意,明明是一副文弱書生的身子骨,卻毅然決然地攔在騎著駿馬、趾高氣揚的官吏面前,阻止他們肆意踐踏稻苗,“民貴君輕,爾等衣冠禽獸,魚肉百姓,可知年富力強的農夫插一畝田少說也得大半日!”
不少農民跟著抗議,“無恥之徒,賠我們的秧苗!”
“你們這幫刁民!朝廷有旨,今年需增產絲綢十五萬匹,四月底前這些田必須全部改種桑苗。”
“我們又不是蠶,改種桑苗,我們吃什麽!”
“就是!憑什麽要求我們改種桑苗!”
“你們這是造反!”為首的官吏氣結,抽出長刀,劈向人群中站在最前面的蘇旭。周圍的農民被武力震懾,不由退了幾步,唯獨蘇旭迎著鋥亮的刀光,分毫不讓。
那刀鋒在距他眉心不足一寸處堪堪止住。
裴裕幾乎是從天而降,單手執劍,對上了官吏首領的刀刃。那首領坐在馬背上,居高臨下,卻在氣勢上輸了一截。裴裕稍一使勁兒,他便憋紅了臉,“哪……哪兒來的小毛孩!不怕我抄了你全家!”
裴裕幹脆挑飛了他的刀,“打京城來的,侯府裴家之子,單名一個裕字,不知大人打算怎麽上寒舍興師問罪?”
官吏首領聞言嚇得面色發白,人仰馬翻,摔了個四腳朝天。
裴裕見他那爛泥扶不上墻的糗樣,笑得樂不可支。
楊淑微微蹙眉,“裴裕,別鬧了。”
裴裕見好就收,斂去張揚的笑容,官吏首領的臉色卻更白了。傳聞當朝公主頑皮淘氣,不甘困於深宮,讀書習武,走南闖北,嘉和帝拿她沒辦法,又擔憂她的安危,派與公主年歲相近的侯府獨子裴裕一路隨行護送。裴裕出現在此,直呼其名、正值豆蔻年華的少女身份不言而喻。他顧不上磕疼的屁股,連忙爬起來,跪在少女面前高呼饒命,“公主殿下,小侯爺,下官有眼不識泰山,驚擾了二位的雅興,罪該萬死,但求二位高擡貴手,大人不計小人過,下官也是奉命辦事,有苦難言啊!”
“哦?什麽苦?起來慢慢說。”
官吏首領感激泣靈,正欲起身,瞥見公主陰沈的臉色,忙道:“下官跪著說就好……”
非要跪著,什麽毛病?楊淑不解,秉著尊重個人意願的原則,費勁地聽他把事情的緣由斷斷續續地覆述一遍。
原來是邊境戰事不斷,軍餉耗資巨大,嘉和帝又大興土木,修長生殿、建求子臺,國庫虧空,難以為繼。由戶部牽頭,六部尚書會同中書令、侍中,共同商討出改糧為桑的對策,絲綢的價格比糧食高,因而能納更多的稅,且絲綢深受西洋人的喜愛,市舶司與西洋人年初剛簽訂一筆大額的絲綢交易,待年底交貨給付,便能填補國庫的虧空。江浙一帶,盛產絲綢,遠近聞名,浙江氣候溫暖濕潤,尤其適合種植桑樹,改糧為桑的任務便落到了浙江一幹官員的頭上。
楊淑聞言怒極反笑,“荒唐!這本末倒置、罔顧民生的奏議也能通過,高尚書真是老糊塗了!”
高志新是兩朝元老,曾因正言直諫、觸犯天威、鋃鐺入獄,彼時蕭皇後正得聖寵,不忍看忠心耿耿的老臣飽受牢獄之苦,好言相勸,才讓嘉和帝赦免了高志新的罪責,官覆原職。高志新對蕭皇後感懷在心,特意進宮答謝時,楊淑借機拜高志新為師,請教學問,高志新許多獨到的朝政見解令她備受啟發,不想如今此等荒謬絕倫的政策竟能經他之手準奏。糧食乃國之根本、民生所系,其中利害,高志新遠比她清楚,許是迫於壓力,無奈之舉……楊淑越想越心驚,面色不虞地命令:“還不快把你的手下帶回去!”
官吏首領一臉為難,“這縣衙那邊,小的不好交差呀!”
楊淑目光冰涼地睨了他一眼,“再啰嗦,我讓你留下來好好合計一下,這些踩壞的農田,需要賠多少錢!”
官吏首領忙不疊地說:“小的告辭!小的這就走人!”
楊淑又道:“馬留下,走回去。”
官吏首領唯命是從,“都下馬!聽到了沒有,走回去!”
裴裕望著一眾官吏屁滾尿流、抱頭鼠竄的狼狽模樣,忍俊不禁。周圍的百姓也相繼捧腹大笑。
唯獨蘇旭一人拱手作揖,正色道:“謝公主深明大義,主持公道。”
百姓這才後知後覺地感謝公主的大恩大德。
“官府小吏仗勢欺人,作威作福,而聖上遠在京都,未能體察民情,本公主南下走訪,路遇此事,自然不能坐視不管!秧苗的損失,本公主將代為賠償。”楊淑命侍女丹霞按畝分發銀票,繼而轉向蘇旭,“至於這位公子,為此事耽擱了少頃,不如挑一匹駿馬,日行千裏,赴京趕考,馬到成功。”
蘇旭略感驚訝,也沒問楊淑如何看出自己此行的目的,微微頷首:“蘇某謝公主美意。”
楊淑徑自解釋了他的疑惑:“你的口音與他人不同,是外鄉的書生,背著若幹書卷和換洗的衣物,不像是到別處久居,穿著樸素,可見家境一般,想來也不是無事浪費盤纏外出游玩,再加之方才那番慷慨激昂的民貴君輕之言,可不就是策論嘛!”
蘇旭聞言,不由更加佩服眼前這位面容尚帶幾分稚氣的公主,“公主見微知著,草民五體投地。”
楊淑牽過一匹毛色純正的赤兔馬,“這匹神駒驍勇善戰,當配得上未來以筆為劍、以墨作鋒的探花郎。”
蘇旭慢了半拍,才反應過來自己竟被乳臭未幹的小姑娘調戲了,拉著纖繩,站在原地,有些啼笑皆非。
楊淑和裴裕已然走遠,蓊郁的山林和綿亙的梯田間,間或傳來少男少女清脆的笑聲——
“成日坐馬車悶得慌,可算‘討’來幾匹馬,能好好透透氣了!”
也就是侍女丹霞不會騎馬,車夫才沒有失業。
楊淑在蜿蜒的山路上策馬狂奔,踏出一馬平川的氣勢,驚動了林間的飛禽走獸。
本在樹上歇息的鴉群不堪其擾,紛紛振翅高飛。
裴裕漫不經心地撿起一枚石子,“阿淑,左右一時半會兒到不了客棧,不如吃只烤烏鴉充充饑?”
楊淑勉力睜大雙眼,也只能瞧見空中幾個渺小的黑點,“行啊,只要你打得下來!”
話音剛落,裴裕脫手而出的石子已經命中了天上的烏鴉。少年揚起志得意滿的笑容,朝烏鴉墜落的地方奔去。
竟是一石二鳥。
楊淑望著那團烏漆麻黑的羽毛,自覺還沒到饑不擇食的地步,“還活著嗎?不如帶回去養?”
“阿淑養鳥的喜好可真是與眾不同!”裴裕談笑間,揮劍砍了一棵竹子,三下五除二地將竹竿削成竹篾,草草地編了一個籠子。
丹霞將尚在昏迷的烏鴉放進就地取材的竹籠,對楊淑輕聲細語地說:“小侯爺這是在較勁呢!”
楊淑翻了個白眼,“從方才起就不知在顯擺什麽!”
丹霞洞穿了少年自己恐怕都未覺察的情愫,笑而不語。
好在裴裕的抽風期來得突然,去得也迅速,他不再嬉皮笑臉,露出幾分認真和嚴肅,“阿淑,改糧為桑既是朝廷的政令,縣衙那邊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楊淑點頭,“我知道,我也沒打算走,這事兒我既然插手了,就會負責到底,可惜沒法在京城親眼領略那年輕公子春風得意馬蹄疾的綽約風采。”
裴裕沈默片刻,張口便是狗嘴吐不出象牙:“你也不怕他會試便名落孫山?”
楊淑問:“賭不賭?”
裴裕答得很幹脆:“賭!”
兩人爭了半天,也沒定下最終的賭註。楊淑懶得再費口舌,任憑裴裕怎麽喚她,都不理人。
“阿淑,殿下,公主?”裴裕低頭服軟,“好阿淑,和你說正事,過幾日便是清明雨汛,新安江上游的堤壩年久失修,居心叵測之徒大可在此處做文章。”
楊淑聽出他的弦外之音——人為毀堤淹田、強行改糧種桑,她匪夷所思地看向與她並肩而行的裴裕,眼神中寫滿了喪心病狂。
裴裕迎著楊淑質詢的目光,“阿淑,人心難測。”
春日的陽光零碎地灑落在玄衣少年尚未長開的眉眼上,卻泛不起一絲暖意,倒透出幾分不近人情,楊淑頭次發現裴裕不茍言笑時,眸色深沈專註,眼角那顆紅痣越發清晰分明。
他若是進士及第,大抵也會被欽點探花,楊淑沒來由地想。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靖安公主與鬼面將軍原是青梅竹馬,嘉和二十一年,常勝侯長年戍邊禦敵,積勞成疾,一病不起,常勝侯獨子裴裕年方十五,離京赴任,從父親手中接過鐵騎營的重擔,塞北戰事吃緊,裴裕這一走便是三年,期間再未回京,與靖安公主打小的情誼說斷就斷了。”說書先生講到這裏,稍作停頓,覆又道:“話說那靖安公主,性子可與她的封號完全相反,不似姑娘人家的嫻靜文雅,刁蠻潑辣,裴裕在京的時候,因他管束,還有所收斂,裴裕離了京,公主殿下簡直無法無天,上房揭瓦,雞飛蛋打。”
說書先生在臺上添油加醋,講得眉飛色舞,殊不知被他編排的刁蠻公主本人楊淑正坐在席間。楊淑無趣得打了個哈欠,往他面前的鐵盆拋了一串銅錢,“王先生再嘮下去,我這耳朵該生繭了,換個別的故事。”
周圍的聽眾紛紛附和:“就是,老王你這陳詞濫調大夥兒都聽膩了。”
王勉樂得合不攏嘴,“謝蘇公子打賞,既然如此,那今兒咱們就講點新鮮的,就說當今聖上,初登帝位時,不近女色,宵衣旰食,大力推行吏治改革、鹽鐵官營,好生折騰,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年覆一年,勵精圖治的抱負被歲月蹉跎磨平了棱角,嘉和帝幹脆撂挑子擺爛了,一改從前,荒淫無度,奈何光陰不饒人,身子骨差了不是一星半點,沒有縱欲的資本,子孫雕敝也是情理之中,老來得子,卻是個癡兒,能否平安長大尚且不知,這大梁江山難道要旁落他人了?”
“非也!”王勉賣了個關子,接著道:“峰回路轉,柳暗花明。當年蕭皇後懷有身孕,夏日天熱,嘉和帝憐惜愛妻,帶蕭皇後前往杭州西湖山莊納涼避暑,不料蕭皇後途中動了胎氣早產,緊急找來當地的接生婆,才沒釀成禍患。蕭皇後產下的乃是一對龍鳳胎,除了靖安公主,還有一名皇子,可惜路上遇到江南流民暴動,隨身的侍衛人手不足,小皇子在動亂中走丟了。蕭皇後傷心欲絕,得了癔癥。為避免加重病情,嘉和帝下了封口令,抹殺了小皇子的存在,哄稱蕭皇後誕下了一名公主,然而蕭皇後的病情仍不見起色,不久便香消玉殞。”
楊淑捏緊手中的折扇,蕭皇後郁郁而終是真的,卻不是為此,嘉和帝得知皇後誕下的是公主,而非皇子,大失所望,轉而寵幸別的妃嬪,曾經的濃情蜜意和山盟海誓皆成泡影,蕭皇後心有不甘卻無可奈何,這才郁郁而終。
她為父親感到不恥,又為母親感到不值,母親的際遇令她自小便不屑做那依附他人的菟絲花,隨丈夫威遠候征戰沙場的泰寧長公主才是她渴望成為的自立自強的模樣,因而她幼時常往侯府跑,那時威遠侯早已病逝,泰寧長公主不覆年輕,鬢發落了霜雪,眉眼有了細紋,卻依舊精神矍鑠,耐心地講述兵法的變通、武術的精妙,楊淑坐在杏樹下聽得津津有味,小辮子被人從後面拽住,她不用回頭都能知道是裴裕手欠,和他扭打成一團。
她並非真地生氣,沒使狠勁,裴裕眼神示意管家將瓷杯遞給泰寧長公主——他是想讓祖母歇一會兒,喝口涼茶。
“先帝軟弱無能,面對北蠻的大軍壓境,在一眾文臣的慫恿下,起了和親的念頭,祖母是庶出的公主,在朝野沒有外戚支持,在後宮沒有娘家幫襯,成了和親的不二人選。”裴裕握住她欲偷襲他後心的拳頭,神色淡淡地說:“後來,與祖母情投意合的祖父立了軍令狀,三月內大破北蠻、平定邊疆,和親的計劃才不了了之。本欲自我了斷的祖母跪拜先帝,表示自己既無法遠嫁他國、促成和談,願意隨軍出征、上陣殺敵,也不失為當朝公主報效家國應盡的責任和使命。”
那一仗,異常兇險艱難。單聽泰寧長公主只言片語的描述,都令她感到一陣後怕,心悸之餘,又忍不住詢問更多:“後來呢?”
泰寧長公主沒有應答。
楊淑納悶地擡起頭,只見泰寧長公主似乎睡著了,嘴角掛著安和的笑。倏然,起了一陣春風,杏花雨下,鋪滿輪回的路,指引她與她的將軍重逢。
“言歸正傳,大夥兒猜怎麽著?之前走失的皇子在戶部前年開始重新排摸人口、丈量土地後,竟被尋回認祖歸宗了。嘉和帝龍顏大悅,為其賜名昭,並冊封太子。太子昭流落民間數十年,嘗盡百難,深知民生之艱、百姓之苦,勤儉節約,樸素克己,嘉和帝欲為太子設宴慶祝,修葺東宮,均被太子昭毅然回絕,我大梁中興有望啊。”王勉東拉西扯,可算把這一波三折的故事講完了。
聽眾作鳥獸散。楊淑卻沒急著走,又賞了一串銅錢給王勉。
“蘇公子客氣了,這朝中的八卦異聞還全倚仗您的消息呢。”王勉嘴上說得謙卑,手上卻不含糊,接過銅錢掂了又掂,“蘇公子的兄長近來升職加薪了吧。”
楊淑挑了挑秀氣的長眉,“挺會猜。”
王勉溜須拍馬的功夫爐火純青,“蘇侍郎年紀輕輕,仕途扶搖直上、平步青雲,可真是順當,當然要我說,還是蘇公子您命好,有這麽個疼您的大才子兄長。”
楊淑只是笑笑,不置可否。
王勉樂呵呵地說:“我托公子的福,也在京郊混得風生水起。”
楊淑也回了一句奉承的話:“我那點似是而非的邊角料,全憑王先生一張能說會道的嘴,串成波瀾起伏的故事。”
大梁民風開放,皇親國戚、文武百官都是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且不管故事多麽荒誕不羈,傳播聽信的人多了,三人成虎,便成了真。這倒為她運用輿論造勢、籠絡人心提供了方便。
“蘇公子,不知可否打聽一下令兄的私事。”王勉討好地諂笑:“算起來,令兄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可有中意之人啊?”
尋常百姓對男婚女嫁、家長裏短的八卦最感興趣,更何況蘇旭才華橫溢、玉樹臨風,不知是京城多少姑娘的春閨夢裏人。
楊淑還記得三年前初見的一幕,蘇旭身著一襲陳舊的白衫,卻不見落魄,眉眼如陽春三月的江南一般水墨寫意,明明是一副文弱書生的身子骨,卻毅然決然地攔在騎著駿馬、趾高氣揚的官吏面前,阻止他們肆意踐踏稻苗,“民貴君輕,爾等衣冠禽獸,魚肉百姓,可知年富力強的農夫插一畝田少說也得大半日!”
不少農民跟著抗議,“無恥之徒,賠我們的秧苗!”
“你們這幫刁民!朝廷有旨,今年需增產絲綢十五萬匹,四月底前這些田必須全部改種桑苗。”
“我們又不是蠶,改種桑苗,我們吃什麽!”
“就是!憑什麽要求我們改種桑苗!”
“你們這是造反!”為首的官吏氣結,抽出長刀,劈向人群中站在最前面的蘇旭。周圍的農民被武力震懾,不由退了幾步,唯獨蘇旭迎著鋥亮的刀光,分毫不讓。
那刀鋒在距他眉心不足一寸處堪堪止住。
裴裕幾乎是從天而降,單手執劍,對上了官吏首領的刀刃。那首領坐在馬背上,居高臨下,卻在氣勢上輸了一截。裴裕稍一使勁兒,他便憋紅了臉,“哪……哪兒來的小毛孩!不怕我抄了你全家!”
裴裕幹脆挑飛了他的刀,“打京城來的,侯府裴家之子,單名一個裕字,不知大人打算怎麽上寒舍興師問罪?”
官吏首領聞言嚇得面色發白,人仰馬翻,摔了個四腳朝天。
裴裕見他那爛泥扶不上墻的糗樣,笑得樂不可支。
楊淑微微蹙眉,“裴裕,別鬧了。”
裴裕見好就收,斂去張揚的笑容,官吏首領的臉色卻更白了。傳聞當朝公主頑皮淘氣,不甘困於深宮,讀書習武,走南闖北,嘉和帝拿她沒辦法,又擔憂她的安危,派與公主年歲相近的侯府獨子裴裕一路隨行護送。裴裕出現在此,直呼其名、正值豆蔻年華的少女身份不言而喻。他顧不上磕疼的屁股,連忙爬起來,跪在少女面前高呼饒命,“公主殿下,小侯爺,下官有眼不識泰山,驚擾了二位的雅興,罪該萬死,但求二位高擡貴手,大人不計小人過,下官也是奉命辦事,有苦難言啊!”
“哦?什麽苦?起來慢慢說。”
官吏首領感激泣靈,正欲起身,瞥見公主陰沈的臉色,忙道:“下官跪著說就好……”
非要跪著,什麽毛病?楊淑不解,秉著尊重個人意願的原則,費勁地聽他把事情的緣由斷斷續續地覆述一遍。
原來是邊境戰事不斷,軍餉耗資巨大,嘉和帝又大興土木,修長生殿、建求子臺,國庫虧空,難以為繼。由戶部牽頭,六部尚書會同中書令、侍中,共同商討出改糧為桑的對策,絲綢的價格比糧食高,因而能納更多的稅,且絲綢深受西洋人的喜愛,市舶司與西洋人年初剛簽訂一筆大額的絲綢交易,待年底交貨給付,便能填補國庫的虧空。江浙一帶,盛產絲綢,遠近聞名,浙江氣候溫暖濕潤,尤其適合種植桑樹,改糧為桑的任務便落到了浙江一幹官員的頭上。
楊淑聞言怒極反笑,“荒唐!這本末倒置、罔顧民生的奏議也能通過,高尚書真是老糊塗了!”
高志新是兩朝元老,曾因正言直諫、觸犯天威、鋃鐺入獄,彼時蕭皇後正得聖寵,不忍看忠心耿耿的老臣飽受牢獄之苦,好言相勸,才讓嘉和帝赦免了高志新的罪責,官覆原職。高志新對蕭皇後感懷在心,特意進宮答謝時,楊淑借機拜高志新為師,請教學問,高志新許多獨到的朝政見解令她備受啟發,不想如今此等荒謬絕倫的政策竟能經他之手準奏。糧食乃國之根本、民生所系,其中利害,高志新遠比她清楚,許是迫於壓力,無奈之舉……楊淑越想越心驚,面色不虞地命令:“還不快把你的手下帶回去!”
官吏首領一臉為難,“這縣衙那邊,小的不好交差呀!”
楊淑目光冰涼地睨了他一眼,“再啰嗦,我讓你留下來好好合計一下,這些踩壞的農田,需要賠多少錢!”
官吏首領忙不疊地說:“小的告辭!小的這就走人!”
楊淑又道:“馬留下,走回去。”
官吏首領唯命是從,“都下馬!聽到了沒有,走回去!”
裴裕望著一眾官吏屁滾尿流、抱頭鼠竄的狼狽模樣,忍俊不禁。周圍的百姓也相繼捧腹大笑。
唯獨蘇旭一人拱手作揖,正色道:“謝公主深明大義,主持公道。”
百姓這才後知後覺地感謝公主的大恩大德。
“官府小吏仗勢欺人,作威作福,而聖上遠在京都,未能體察民情,本公主南下走訪,路遇此事,自然不能坐視不管!秧苗的損失,本公主將代為賠償。”楊淑命侍女丹霞按畝分發銀票,繼而轉向蘇旭,“至於這位公子,為此事耽擱了少頃,不如挑一匹駿馬,日行千裏,赴京趕考,馬到成功。”
蘇旭略感驚訝,也沒問楊淑如何看出自己此行的目的,微微頷首:“蘇某謝公主美意。”
楊淑徑自解釋了他的疑惑:“你的口音與他人不同,是外鄉的書生,背著若幹書卷和換洗的衣物,不像是到別處久居,穿著樸素,可見家境一般,想來也不是無事浪費盤纏外出游玩,再加之方才那番慷慨激昂的民貴君輕之言,可不就是策論嘛!”
蘇旭聞言,不由更加佩服眼前這位面容尚帶幾分稚氣的公主,“公主見微知著,草民五體投地。”
楊淑牽過一匹毛色純正的赤兔馬,“這匹神駒驍勇善戰,當配得上未來以筆為劍、以墨作鋒的探花郎。”
蘇旭慢了半拍,才反應過來自己竟被乳臭未幹的小姑娘調戲了,拉著纖繩,站在原地,有些啼笑皆非。
楊淑和裴裕已然走遠,蓊郁的山林和綿亙的梯田間,間或傳來少男少女清脆的笑聲——
“成日坐馬車悶得慌,可算‘討’來幾匹馬,能好好透透氣了!”
也就是侍女丹霞不會騎馬,車夫才沒有失業。
楊淑在蜿蜒的山路上策馬狂奔,踏出一馬平川的氣勢,驚動了林間的飛禽走獸。
本在樹上歇息的鴉群不堪其擾,紛紛振翅高飛。
裴裕漫不經心地撿起一枚石子,“阿淑,左右一時半會兒到不了客棧,不如吃只烤烏鴉充充饑?”
楊淑勉力睜大雙眼,也只能瞧見空中幾個渺小的黑點,“行啊,只要你打得下來!”
話音剛落,裴裕脫手而出的石子已經命中了天上的烏鴉。少年揚起志得意滿的笑容,朝烏鴉墜落的地方奔去。
竟是一石二鳥。
楊淑望著那團烏漆麻黑的羽毛,自覺還沒到饑不擇食的地步,“還活著嗎?不如帶回去養?”
“阿淑養鳥的喜好可真是與眾不同!”裴裕談笑間,揮劍砍了一棵竹子,三下五除二地將竹竿削成竹篾,草草地編了一個籠子。
丹霞將尚在昏迷的烏鴉放進就地取材的竹籠,對楊淑輕聲細語地說:“小侯爺這是在較勁呢!”
楊淑翻了個白眼,“從方才起就不知在顯擺什麽!”
丹霞洞穿了少年自己恐怕都未覺察的情愫,笑而不語。
好在裴裕的抽風期來得突然,去得也迅速,他不再嬉皮笑臉,露出幾分認真和嚴肅,“阿淑,改糧為桑既是朝廷的政令,縣衙那邊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楊淑點頭,“我知道,我也沒打算走,這事兒我既然插手了,就會負責到底,可惜沒法在京城親眼領略那年輕公子春風得意馬蹄疾的綽約風采。”
裴裕沈默片刻,張口便是狗嘴吐不出象牙:“你也不怕他會試便名落孫山?”
楊淑問:“賭不賭?”
裴裕答得很幹脆:“賭!”
兩人爭了半天,也沒定下最終的賭註。楊淑懶得再費口舌,任憑裴裕怎麽喚她,都不理人。
“阿淑,殿下,公主?”裴裕低頭服軟,“好阿淑,和你說正事,過幾日便是清明雨汛,新安江上游的堤壩年久失修,居心叵測之徒大可在此處做文章。”
楊淑聽出他的弦外之音——人為毀堤淹田、強行改糧種桑,她匪夷所思地看向與她並肩而行的裴裕,眼神中寫滿了喪心病狂。
裴裕迎著楊淑質詢的目光,“阿淑,人心難測。”
春日的陽光零碎地灑落在玄衣少年尚未長開的眉眼上,卻泛不起一絲暖意,倒透出幾分不近人情,楊淑頭次發現裴裕不茍言笑時,眸色深沈專註,眼角那顆紅痣越發清晰分明。
他若是進士及第,大抵也會被欽點探花,楊淑沒來由地想。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